8月19日,國家質檢總局正式發布《中國特色質檢技術體系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旨在推進質量強國戰略,切實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中國特色質檢技術體系是中國特色質檢工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質檢事業的根基和血脈,也是我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和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毒V要》提出,建設并不斷完善包含計量、標準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檢疫在內的中國特色質檢技術體系,是實現我國質量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以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 《綱要》分為概論、體系構成、改革發展、制度保障四章?茖W總結了質檢科技理念,以及技術體系的形成和內涵、現狀和挑戰;從技術基礎、技術機構、關鍵技術以及人才團隊四方面系統闡明了體系的構成;明確提出了技術體系改革發展的總體目標、思路、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圍繞質檢科技理念,《綱要》首次按照古代歷次技術革命到當代的順序,梳理了質檢技術發展歷程與科技發展歷程,闡述了科技和質檢技術始終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辯證關系,以及兩者結合對促進人類社會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并且明確提出科技興檢和科技質檢是這一發展歷程在當今中國的具體表現,對當前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科技競爭、支撐國家發展提質增效、促進質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對于中國特色質檢技術體系的內涵,《綱要》首先明確中國特色質檢技術體系是相互作用、相互補充、分工協作、螺旋上升的多維復雜巨系統,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系統性、科學性和改革發展特征。其次,從目標、職能、保障、技術基礎和技術手段五方面,將技術體系內涵更加明確地凝練為“一個基本目標:質量強國;兩個基本任務:質量發展、質量安全;三大基本保障:法律制度、組織機構、人才團隊;四大技術基礎:計量、標準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檢疫;五大技術手段:技術標準、技術規范、技術方法、技術裝備、信息資源”。 關于中國特色質檢技術體系的改革目標,《綱要》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立足質量和效益,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從體制機制更加定型、機構布局更加合理、技術水平更加先進、產業發展更具規模、人才團隊更加宏大五方面描繪了2020年技術體系發展藍圖。 依據改革發展的總體目標,《綱要》從理順政府和市場關系、質檢技術融合發展、促進技術機構規;、加強對內對外合作交流四方面,提出“堅持市場化導向,堅持專業化融合,堅持規;l展,堅持協同性創新”的改革發展總體思路;依據總體目標和總體思路,又將重點任務分解為四大任務,即開展宏觀戰略研究、增強頂層設計能力,加強質檢科技攻關、提升自主創新水平,整合質檢技術機構、打造檢測服務品牌,加強科技協同創新、完善質檢執法手段?傮w目標、總體思路和重點任務始終圍繞體制機制完善、技術能力建設、技術機構整合主線,共同構成了改革發展藍圖。 面對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挑戰,面對全球科技、產業競爭的挑戰,面對質檢事業改革發展的挑戰,《綱要》提出,必須全力加強計量、標準化、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檢疫技術的融合發展,著力深化改革,加強協同創新,形成社會合力,不斷發展完善中國特色質檢技術體系。 |